提升在职研究生课程研究性的具体策略
发布时间:2022-05-19 12:53:35基于“学术研究性”的课程理念,在职研究生课程改革应坚持学术性课程标准,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学术探究素养。
1、坚持学术性课程标准,优化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
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坚持学术性标准,彰显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探究性本质。无论是经典性、前沿性的学科专业课程,还是以英语、政治等在职研究生公共课程,都应体现学术探究性的基本要求,即研究生课程中的知识、价值不是用来被学生记忆、接受的,而应通过对这些知识、价值的质疑、反思、批判和建构,催生新的知识和价值、提高在职研究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养成在职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人格。所以,在职研究生课程内容中的知识不再是以定论、原理为中心的教化性体系,而应是以不确定性、未完成性和生成性为核心的学术性内容。这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呼唤,“不确定性确乎渗透我们的行动和思想。它构成了我们的世界。
就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而言,要增加经典性、前沿性、跨学科性、实践性学术课程的比重,满足研究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开设专门的研究方法论课程,增强在职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开设经典性和前沿性课程的目的不在于掌握有说服力性和创新性的知识、价值,而在于通过经典的研读和前沿的探讨,使在职研究生体验学术的魅力和研究的意义,站在经典的基础上,超越前沿,追问新知。而跨学科性课程则是当今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封闭在单一学科专业甚至研究方向内的课程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交叉性、边缘性、复杂性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强化跨学科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范围、学术视野,而且更能生成新的学术问题和创新领域,焕发学科、专业研究的学术活力。实践性课程则一直是我国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软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现行的实践性课程多停留在实习、实验层而上,是验证、巩固性的,而非深入、创新的研究,缺乏让研究生直接而对现实世界的教育;因此,开设实践性课程,可以发挥实践之于研究的针对性、丰富性、深刻性、创新性等功能,激活研究生的学术热情和研究使命感。问题与方法同在,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开设,意在使在职研究生的学术训练从自在走向自觉、自为,通过方法论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方法论意识和能力,成为自主、严谨的学术探究者。
无论是英语还是政治,既然是在职研究生的公共课程,就自然承载着学术探究的使命,不然,仅学科专业课程追求学术探究性,而公共课程却背道而驰,强调记忆、灌输,那就是肢解研究生课程的学术整体性,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就会事倍功半,公共课程也会失去作为研究生公共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深化研究生课程改革,同样需要以严谨的学术标准来选择、设置英语、政治等课程,研究生英语不能再停留于语言讲解、练习、应用的本科课程水平,而应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使语言知识内化,最终达到语言的自动化及其语言承载外域文化和价值的本土化,让在职研究生英语真正成为学术探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过关、拿学位的工具;随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政治课则更应走出机械灌输理论教条的案自,在职研究生政治教育理应基于学术探究的原则,深化在职研究生的政治素养,提升研究生作为公民从事学术研究的社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使政治课程成为在职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价值指南和精神支柱。
2、构建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深化课程的研究性内涵
提升在职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内涵,关键在于构建平等、共生的建构主义师生关系。在在职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职研究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是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学生。”研究生的受教育者—研究者角色表明,师生不仅在人格的生命尊严层次上是平等的;而且,由于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教师和在职研究生更是合作、探究的学术伙伴,在彼此质疑、批判和建构的学术氛围中实现自我超越和共同成长。因此,平等、共生的在职研究生教学要求教师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等级师生关系观念,在学术探究而前,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研究性教学理念,通过平等、共生的教学、探究,在职研究生不仅能学习到教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科学方法;还能体验、收获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
平等、共生的在职研究生课程教学倡导启发式的教育思想、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和小班化的组织形式。启发式教育思想要求教师践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模式,强调研究生问题意识、思维逻辑、创新能力和方法论自觉的培养,使之成为自主的学术探究者,即使像英语这样的语言类工具课程,“对在职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和指导,而不是通常那种语言讲解式的课堂教学。”也就是说,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在职研究生课程教学应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实践研究水平。启发式教学是指向每个学生的,所以,在职研究生教学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研究个性,在课堂质疑、辩论、建构的平等、共生过程中,教师的目的不是要在职研究生接受终极性的观点和方法,而是激发每个研究生独立的学术问题、研究方式和认识见解,只有个性化的学术研究得到张扬,在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平等、共生机制才有可能实现,不然,在职研究生教学就会被某种有说服力性的知识、观念或方式所同化、复制,理解、接受、记忆、巩固、验证就成为教学的栓桔,在职研究生课程就失去学术探究的本真追求。为此,在职研究生课程必须采用小班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以便师生有充分的时空展开以“我—你”对话关系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能得到尊重和保证;不然,在职研究生课程教学就会陷入教师讲解、传授为主的传统模式中,在职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内涵也因此失去教学组织的保障。
- 通过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进行招生的对象有哪些2022-05-19
- mba是否存在预科班2022-05-19
- emba招生动态是个人在网上能搜索的信息吗2022-05-19
- 双证在职研究生近年报名时间会有不同吗2022-05-19
- 在职硕士国际化培养课程建设目标及要求2022-05-19
- 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报考流程中有哪些时间段需要关注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