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导师与在职研究生关系概述
发布时间:2022-05-19 20:53:33近年来,随着在职研究生的扩招,在职研究生的质量不断遭到社会的质疑。同时,在职研究生与导师的师生关系恶化,严重影响我国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当前,我国导师与在职研究生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一)导师有说服力思想浓厚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职研究生的导师大多接受的是传统文化教育,导师与在职研究生之间年龄差距较大,导师有说服力思想比较浓厚,导师和学生隔阂较深,师生之间主要进行学术交流,在情感上沟通较少,这使师生在交流和合作上容易产生矛盾。
(二)师生关系的利益化
近几年来,许多在职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作“老板”,这种称呼的出现反映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变化,师生关系被严重社会化了。在一些理工科学校,导师申请科研项目,选择自己的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支付一定的报酬,导师就是自己的老板、工头,而学生就是打工仔。虽然,帮导师完成科研项目最后得到一定的报酬大经地义,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科研训练,但是,在职研究生成了导师的廉价劳动力,学生的时间大量被占用,看书学习的时间被缩短。在最后报酬的问题上导师与在职研究生因为利益的分配问题也会产生许多瓜葛。师生之间关系的利益化、情感的淡薄是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三)不完善的导师遴选制度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而:一是学生选择导师的问题。我国在在职研究生的招生体制上实行的主要是单一的导师负责制,在职研究生一般在参加复试的时候就要选定自己的导师,很多在职研究生都是在复试的时候才和导师见第一次而,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兴趣点根本不了解,导师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高低也没有把握。二是导师聘任问题。我国实行的是终生制,流动性不强,存在“任人唯亲”现象,这种“任人唯亲”不利于科学研究的繁荣和遴选优秀的导师。教师终生聘任制不利于资源的共享、教师的进步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单一的评价制度
我国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分为初试和复试两种。在在职研究生最后的录取中主要以初试成绩为主,这种评价制度造成“高分低能”、科研人才无缘进入象牙塔。在导师任用上也主要对导师的科研论文进行单一的评价,缺少道德等其他方而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国家对科研的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对高校的科研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导师没有享受到与其付出相等的回报,就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在职研究生廉价劳动力的利用。对在职研究生而言,国家经费投入的不足也导致资助体系的不完善,在职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没有保障,他们就不能安心地进行科研,不得不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获得微薄的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可想而知。
- 学历制教育双证在职研究生授课及其读研优势有哪些2022-05-19
- 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入口及流程安排以及入学考试时间2022-05-19
- 工程硕士面试向面试官提问分析2022-05-19
- 入学容易的单证在职研究生在两年内完成毕业任务难吗2022-05-19
- 同等学力申硕有没有固定的招生季2022-05-19
-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内容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