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的逃生方向
发布时间:2022-05-09 17:19:29火灾的逃生方向
高楼火灾逃生法则,在城市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不可盲目逃生。、
1、当发现楼内失火时,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时着火方位,肯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
2、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当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透风孔,避免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避免吸入热烟和有毒气体,并将向上的衣服浇湿,以避免引火烧身。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1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避免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取弯腰的低姿式,逃离烟火区。
3、千万不要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用绳子从窗口降到安全地区。
4、产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由于电梯随时可能产生故障或被火烧坏;应沿防火安全疏散楼梯朝底楼跑;当有被火围困在室内的危险时,只要火势不是很猛,就必须用湿毛巾、湿被子等物裹好全部身体后向外冲出。
5、如果浓烟太大,则可用湿口罩或湿毛巾捂住口鼻后,爬行穿过险区。但如果火势太猛,又不了解火场情况,千万不可盲目地向外冲,此时应当做的就是赶快趴在地上大声呼救,以便得到及时的救援;也能够将楼梯间的窗户玻璃打破,向外高声呼救,让救济人员知道你的确切位置,以便救援。
6、想法通知消防人员前来救援。要俯身呼救,如喊声听不见,可以用手电筒照耀,或挥动艳丽的衣衫、毛巾及往楼下扔东西等方法引发救援人员注意。同时还要封闭所有能透进火焰及烟气的孔缝,并充分利用室内的水源进行自救。
火灾的逃生方法
1、贴地爬行。
要注意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一般做法是用湿毛巾、口罩蒙鼻.在烟雾浓烈时,应该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先离开房间,开房间门时,先用手背接触房门,看是否发热.如果门已经热了,则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会冲进房间;如果门不热,火势可能不大,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门。
2、走下楼梯。
一般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的逃生楼梯,高层着火时,要尽量往下面跑.即使楼梯被火焰封住,也要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迅速冲出去。
3、不乘电梯。
千万不要乘普通的电梯逃生.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乘普通的电梯就会被关在里面,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
4、尽量暴露。
暂时无法逃避时,不要藏到顶楼或者壁橱等地方.应该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火灾的逃生技巧
1、沉着冷静:
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凡火灾幸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2、防烟堵火:
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其除烟率达60%~100%,可滤去10%~40%一氧化碳。另外,应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3、设法脱离险境:
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缘阳台逐层跳下。
4、尽快显示求救信号:
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火灾的逃生措施
1、沉着冷静:
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凡火灾幸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2、防烟堵火:
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其除烟率达60%~100%,可滤去10%~40%一氧化碳。另外,应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3、设法脱离险境:
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缘阳台逐层跳下。
4、尽快显示求救信号:
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 备考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的5个要点2022-05-09
- 消防工程师案例答题技巧2022-05-09
- 通过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的学习心得2022-05-09
- 火灾时如何逃生2022-05-09
- 关于消防安全的小常识2022-05-09
- 冬日防火安全常识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