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考研数学一
发布时间:2022-05-10 15:50:09怎么提高 考研 数学一
学习方法在考研数学的复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数学能力是每个考研人的愿望。那么,怎么提高考研数学一?
1、考研并不只是考你的知识储备
考研并不只是考你的知识储备,还有你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事情的方式,你的心态,你的执行力,自制力……当然还有一点点运气。但时间有限,你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对你有用并且可靠的信息。
论坛、贴吧这些你要经常逛,经验帖多看看,这里有一点很重要,每一个人的成功经验都很有营养,但每一个人的经历都不是你的,成功不可以复制,你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plan。
这里举个例子给大家,我很早就把考研这件事放在心上,照理说我应该比其他决定的比我晚的研友更加从容更加淡定吧?至少不至于3月份还很慌张,为什么呢?有人会问你既然早就决定考研了为什么不早点着手准备呢?
事实上我从大一开始就在关注相关信息了,为的就是往后能从容淡定些,但会有许多人来告诉你,考研战线不要拉的太长,之后会疲惫的,这里面还有许多高分考上的学长学姐,我一听觉得也挺有道理,再加上大学生活如此丰富,我也就把关注点完全从考研上移开了。
考研战线不要拉的太长,否则会疲惫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适合一部分人,但并不适合我,我身上的一些特点是适合长战线的,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太晚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走适合自己的路线,成功不可以照搬照抄。
2、参加自命题考试的考生复习要有方向
复习开始慢慢进入状态,但心里总是不踏实。南师心理学硕是自命题考试,拿着8本书每条漫无目的的看,像大海捞针,不知道自己走的对不对。我又开始坐不住了,托高中同学帮我找本科就是南师心理的同学,找了很久,没有消息。
我心想就算了吧,大不了把书里的知识都背下来,这事就搁置了。但我本科有个关系特别好的老师,总跟我说自命题的考试不像统考,看书要有重点。没办法,我又继续找,绕了很大的弯找到了两个,一个对考研不感兴趣,两三句话打发了我,一个自己要考南师的研究生,也没怎么搭理我,心凉一大截。
上面的办法不成功,我继续在贴吧里找希望。当时找到了一个学姐,正好刚考上南师心理系,我感觉像握住了救命稻草,她解答了我好多问题,我很感激她,但后来也不太敢总打扰她,她也要忙复试嘛。
但我看书没有重点的问题还是没太解决,不太踏实,毕竟每个阶段都会冒出很多新的疑惑,包括书本上的有些知识不太理解,所以学姐帮我介绍了另一位学姐,她当时已经快研二了,时间比较充足,有什么问题她都会尽力帮我。
所以5月以后我就心很安了,再没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了,之后的状态都很好,看书速度也跟上了,看书的速度和质量都很重要。
3、如果对你不利的环境无法改变,你还可以改变你自己
你要知道你奋斗的路上是布满荆棘的,半路还总会蹦出一些小怪兽,你要一一将它们打败。原计划暑假是申请留校学习的,我觉得在家我是没有办法学习的啦,诱惑太多。
但半路杀出来的是我们的辅导员,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让我们留校,他官方的原因很可笑,但我们考研的小伙伴是很执着的,我们执意交了申请单,但等待我们的是全院通报批评。他甚至联系到我们家长,所以最后我还是回去了。
后来证明效果也是很好的。我的英语,专业课都在暑假进步了不少。每天都坐的腰疼,椅子周围的地板上都是我掉的头发,每天都要自然脱落一大把。压力很大但成果还是有的,感觉比在学校更努力了。所以二战果断在家复习。
这件事情告诉大家,如果不利地环境真的无法改变了,请释然,你自身是可以改变的,你来适应环境,没准你可以做得更好。你要是想考上,就算有一天你你身处闹市,你也得学,你要是学不好,怪不得其他,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吧!
4、关于手机平板游戏机等诱惑
说到诱惑,我从3月9号起就删掉了手机里我最喜欢的微博,空间等app,朋友圈里暂时屏蔽大部分好友,只留下与考研有关的老师,公众号除了跟考研有关的也都通通pass掉,我在学校的诱惑基本上都删了。
我平时也不太喜欢逛街,出去嗨什么的,所以也没什么其他的诱惑了,效果很好的,导致我考完了之后一段时间里拿起手机都不知道玩什么好。
我觉得智能手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促进复习的,所以采取的办法是删掉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你们也可以选择把手机放在寝室、换成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年机等方法。适合自己就好!
5、健康的身体也是考研成功的保证
有很多考生会在复习期间每天锻炼身体,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提高学习效率。不过我没有这么做,所以后期身体吃不消,复习效率大打折扣。十一放假我去上了5天的政治辅导课,回来以后就形势大变。
5天没按原计划学习,这种停顿之前从来没有过,回来后我根本找不到状态,又开始慌,我找学姐,学姐安慰了我好久,我也试着调整心态,可能是太累了吧,状态很难调整过来,学姐又给我打电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没有她我估计我会崩溃。
我现在也希望你们遇到困难时能有人在背后挺你,温暖你,这也是我写这篇帖子的目的,虽然这次没考上,但毕竟走过这条路,我会尽我所能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
后面,我就开始感觉身体很难受,是颈椎病犯了,初二时开始有的,都是老毛病了,之后的日子我都很颓废,也不知道是身体上吃不消还是心里挺不住了,身体一天比一天累,需要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多。
毕竟颈椎病是需要养的,疼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头晕,手臂麻麻的,能把人疼哭,没时间去做牵引、推拿等康复,也没有大量时间休息,那时候就靠贴膏药补点心理安慰。
就这样继续颓废着,政治本来就复习的晚,后面还没有使劲儿补上来,我还是慌的,但又不像之前能发力加速,我感觉自己已经走不动了,学政治的时候想着专业课,背专业课的时候想着政治,英语几乎没精力管它,最后的结果就是惨败。
后来想想我还是败给了自己啊!如果后3个月能像暑假那样坐怀不乱,也不至于结果这么差。或许从一开始就错了,如果早点开始复习,把战线拉长,每周给自己留一些休息时间,也不至于之前太用力,之后使不上劲儿。
这次失败也反映出了我好多缺点,想太多做太少,没有毅力,再挺一挺3个月也就过来了……查完成绩后我还是挺淡定的,都是成年人了,我没必要以泪洗面折腾自己好几天,犯了错就改,还是冷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较实际。好好休息,锻炼身体,再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6、注意事项加总结
【1】尽快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早点把参考书买回来,有的人寒假甚至更早就完成了这项工作,还没开始的加速啦,已经开始的忽略这条。
【2】现在英语主要是背单词,再慢慢学习长难句,以专项练习为主,现在还不用做真题。后期背作文,不依赖模版押题。
【3】专业课是多背还是多看自己权衡,但不要毫无目的,盲目的看,这一点是致命的。
【4】尽量排除可能会打扰你复习的可改变的因素。比方说手机可以采用我上述的方法,也可以每天规定一点时间用手机,如睡前,但手机利用好还是很方便的学习工具的,这个看自己的自制力。平时的聚会逛街就能少就少,潜心苦读10个月,你会坚持下来的!
【5】如果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一定要问!心态问题也要正确处理,比方说倾诉。不要推挤问题,逃避问题。平时跟考研有关的帖子要看,别收藏了以后直到考研结束也没打开看过,总的来说也就是别拖延。
【6】环境很难改变,你可以尽力去改变,但其实最该改变的是你自己,最好改变的也是你自己,收益最大的同样是改变你自己!
【7】制定适合自己的,劳逸结合的计划,长期、短期,10个月、1个月、1周、1天的,可以让你不那么迷茫。每天的计划不要太满,留出可调控的时间应付突发事件。
如何计划好考研数学
2月中旬-5月中旬【自学基础阶段】:
由于是零基础,前面三个月肯定都是熟悉课本考点,引用KIRA的话:始于整体,终于整体。切记一定要按照考纲知识点进行复习,比如数三不考曲率,三重积分等等。我们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千万不要做无用功。
第一遍过书是个痛苦的过程,你会发现自己差劲到连符号都看不懂......这时候,千万不要过于悲观,零基础就是这样的,你如果一看都懂你还算零基础么?不要终日郁郁不欢,遇到不懂的就去查资料,百度虽然不靠谱,但那些常识性的东西基本不会跑偏。实在查不到,就多问问学长学姐,没有学长学姐?一般考研至少考研群你得加吧?发张图问一问也不会死,不过我倒真的遇到过没人理我的时候哈哈哈哈.....
5月中旬-7月中旬【第一轮整体强化】:
很明显我的阶段划分不一样,我把强化阶段分成两段。实际上这第一轮整体强化是那些有数学基础的同学在基础阶段做的事情,但我们不得不做,单独划分出来以示提醒。
这个阶段你已经跟着视频过了一遍或者两遍书了,基本上有一些模糊的印象。趁热打铁,市面上的辅导用书我不管你用哪一种,一定要仔细研读,以理解为主,做题为辅。不要太执著于某些难题,基础扎实才是王道。【推荐用书会在文后列出来】
7月中旬-10月中旬【第二轮细节强化】:
第一轮强化重视整体,所有的考纲知识点一律不准略过,并形成了大致的框架。于是第二轮强化要强调细节突破,针对第一轮强化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点,结合习题努力攻克。重点、难点要多花一些时间,做到熟稔于心。对于数学公式不好记的问题,平时太耿耿于怀刻意去背,题目做多了,用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10月中旬-考前最后一天【冲刺阶段】
这一阶段刷题自然是不用多说,但不要忘了复习笔记,考前一定要归于整体,对知识点进行综合。真题是宝贵的资源,但不要太在意测试的分数。我10月份做近十年真题基本上都是130-140,有些沾沾自喜。其实强化阶段你在教辅上可能都遇到过这些题或者相似的题,毕竟教辅是结合真题风格出题的,所以不一定能反映你在考场上的真实水平。模拟题必不可少,张宇的八套卷四套卷选择填空可以做一做,今年有一道差分方程的题是原题。虽然差分很简单,但是万一你平时没遇到过,说不定4分就白丢了。最后还是强调一下,基础和强化阶段的笔记或者错题本,一定要拿出来多看看做做总结。不要像我一样刷了好多题,最后总结没时间做,匆忙赴试。考前几天别执着于难题,多复习下知识点,背一背平时没记住的公式。"考前背一背,喝前摇一摇"很有必要。
如何提高考研数学水平
1、考研数学注重对概念和性质的考察
大家注意这句话是写在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文件中的,之前一直跟大家强调研究生考试的数学区别于数学竞赛,区别于大家在本科所学的所考的期末考试,其中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研究生考试特别注重对于概念的考察。今年这个文字继续出现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官方公布的文件中,所以准备2017年考研的同学请注意这一条,年底大家考的这张卷子打开以后一定有若干道深刻考察概念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都是学生容易丢分的地方。因为你所谓的套题型,玩技巧与概念根本不沾边,不能深刻理解概念是不可能做好这种题目的,这是第一条。
2、要继续加强对考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考生请注意,以往跟大家强调过这点,考研数学特别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考察。
学生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要真正动手计算,在试卷操作中提高运算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运算的速度和准确度。这句话在考试中心以往的文件中从来没有如此详细的说明的,希望大家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所以第二个结论是计算量是2017一定要重视的地方。
3,应用题的比例恐怕在考研当中还会有所提高
这一点大家不要慌乱,不要以为说应用题一定是考数学建模,我们现在的研究生考试数学和数学建模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在考研里面的应用大家不要忘记有一个重头戏是几何应用,并不是说指复杂或者是很难的数学在物理或者是经济上的应用,而是说几何应用是所有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包括数学农都是重要的考点,所以这一点上大家要加强几何应用。当然不能忽视物理应用,这是理工科的,也不要忽视经济应用,这是经管类的,因此大家在冲刺阶段的复习,一定要注意以上的这几个问题。
考研数学如何快速提高
首先是辅导书的选择
课本部分:
高数: 用同济版本的《高等数学》,第五版第六版都可以,如果你用是自己学校的高等数学书,建议你换成同济的书。
线性代数:清华大学居余马的线性代数【或者同济版本的线性代数也可以。】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用浙大版的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很经典的教材。
经典辅导用书部分:
《复习全书》或者《复习指南》:个人推荐对高数把握不是很好的同学【功底不好的】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对高数把握很好的同学【功底好的】用陈文登的复习指南。两者选一,不用都看!不管选哪本,均可不看它的线性代数部分,线性代数看教材和《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就够。
李永乐的书:《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数学基础过关660题》【可选可不选】,《400题》,《最后冲刺135》
历年真题:李永乐的《历年真题解析》
合工大《最后五套题》
总结一下就是:
高数部分:教材+ 660题+复习全书+真题+400题+135+合工大五套题
线性代数:教材+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真题+400题+135+合工大五套题
概率论:教材+660题+复习全书+真题+400题+135+合工大五套题
一、打基础
课本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看的,一定要参照考试大纲,当然今年的大纲还没出,用去年的就行,内容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等新大纲出来后再查缺补漏一下。大纲上的知识点一定要一个不漏的学习,比如概率论里有个泊松定理,估计很多不看大纲的人都没听过吧,而且很多考完研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知识点,但我想告诉大家:这个知识点虽然考得少,但在大纲里它的要求是“掌握”,不信你可以翻翻看,这是考试的最高要求,这种地方是最容易出大题的地方!
考试大纲里有四种要求,分别是:掌握,理解,会,了解。以我的感觉,这四个要求程度是不同的,是这么一种关系:掌握>会>理解>了解,所以对于掌握和会的知识点,你一定要无比的透彻,往年大题的出题点一般都超不出这两个要求的范围。我的建议是:拿着大纲先将标有“掌握”和“会”的知识点标出来,然后尽最大努力全面掌握,比如今年考研的拉格朗日定理知识点我记得就属于“会”的范畴,一定全面掌握,不但会用,更要会证明它。
1、高数:
关于高数的课本,这似乎没有一点争议,就是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第五版第六版都行,内容没什么差别。
PS:课本应该怎样看?课本很重要,其实从小到大老师无数遍强调要重视基础,不要只顾得上做题。如果你现在还在犹豫要不要再看课本,那就不用犹豫了,要想考到一百三四,这绝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不信大家可以问一问其他也考得不错的战友,他们一定会这么说!当然了,我写这么一大段不仅仅是要告诉你课本一定要看,更多的是想告诉你怎样学习课本!且看下文:
可能会有一些战友说:课本我也认真看过了,但结果依然很遭。我想说:课本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研究的,是因为你课本学的不细致!
那怎么才叫细致呢,当你课本研究完之后,上面会标记很多东西,会画的比较乱,而不是崭新的像没看过一样。课本上的例题【这些题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一定弄透彻】没有不会的,课后题认真做过【哪怕只是在草纸上做,在书上标个答案,也要自己认真做一遍,这一遍就要训练自己合理利用草纸的习惯,每当我做完一章题,对完答案发现错误后,都能很顺利找到这道题的过程然后分析为什么会做错,这个习惯很重要,如果你还有拿起草纸找个空就开始演算,就要赶紧改改了,因为要改掉这个坏习惯真的需要平时多加练习,平时不注意想在考试时注意时间比较困难的事情】,有些人说课本后的题实在太多了,应该挑着做,但我觉得同济版的课后题都是非常经典的,远远胜过市面上的参考书,它也不像你想想得那么简单,如果你觉得简单,那你能一遍做完,没有一个不会,一个都不错吗?当然了,你也可以选取一部分做,但如果课后题你一个都不做,那真的会吃亏的。定义性质定理公式,一定搞透彻了,弄清楚其中有几个点,而不是硬生生的背下来,而且要多思考下【比如说关于极大值,这个词大家一定都知道,而且高中开始就见过,你知道它的定义吗,你可能会说:定义没用。这你就错了,当你感觉一道题模糊不会做时,定义才是你根本的出发点。
2、线性代数:
关于线代的课本,似乎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同济版的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另一个是清华大学居余马的线性代数,这两本书我都认真的学过,我自己认为后者比较通俗易懂,更适合去学习,虽然表面上看去有点厚,但实际上好些章节都不用看,前者有点晦涩。线性代数似乎分了好多章,实则前后关联极大,等你学通了之后会发现好些都是同一个东西,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研究的,后来当你在做 当初让你觉得头疼的概念性的线代选择题时,会非常轻松。
关于线性代数的学习,我想你第一遍学习甚至第二遍的时候一定会非常晕,很正常,我当初也是这种感觉。我是怎样实现跨越的呢?线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好多的结论,让人非常头疼,你要做的就是把课本上的性质,例题和课后题中得到的结论统统总结到本子上,然后对于简单的常用的结论你一定要搞清楚是他们是怎样来的,当然开始你也许是做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把他们总结出来的原因!等你后期做题的时候慢慢就可以做到了,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这个意识:多多思考这些结论的来历,做题中见到有用的结论就记下来,经常看看,证一证。后面我还会给大家推荐一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是很经典的一本,考过研的都知道,这已经成为考研人心目中不争的事实!也许我上面说的几点你不用做,线代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因为往年线代出题模式比较固定,题型就那么几种,而且也不是很难。
3、概率论:
关于概率的课本,也是没有争议的,就是浙大的那一本,我听说出新版的了,不过我觉得内容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看自己喜好了!概率可能是这三门里概念最少的一门了,往往大家就忽视了他,比如“随机变量”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理解,尤其到多元随机变量那章时,有若干的公式,不用死背公式,好好地,透透彻彻得理解它,它们和点线面体积有着极大的关联,大家慢慢体会下吧,我心里清楚但让我说还真说不清楚,有点只可意会的意思,这样即便考场上忘了公式,你依然可以自己推写出来,而且不会错。浙大这本书不愧是一本经典的课本,不论是它的例题还是它的课后题,大家好好利用,做好笔记!
二、做题
基础打扎实后,第二步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大量做题,数学不这样是不会有质的飞跃的.做一本书最好做好详细的计划,当然做计划也是有技巧的,而不是像一些朋友给自己笼统的定计划:每天完成一章。因为每一章的内容多少和难度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就会出现某一章一会就做完了,另外一章却做了一天也没结束,这样还容易打乱你其他科目的复习计划,毕竟考研不是只考数学。我是这样做计划的:比如第一章,感觉一下这章对于自己而言的难度,一共有多少页,自己计划几天完成,然后定好每天完成多少页,计划要定的稍微宽裕一天,以防出现突然有事,或者这章难度超出预料。不要觉得这费时间,一本书定个详细的计划一个小时足够了吧,而一个详细的计划会让自己效率提高很多。
一般情况下,经典的书目做一遍肯定是不行的,第一遍就是挨着一道一道做【这里我一定提醒下大家,千万不能眼高手低,只看不做,这句话大家一定听过很多遍了,我只是想再提醒下那些依然只是喜欢看题的朋友们,赶紧动手,否则等你考试的时候你会非常难受。】,不会的,会做做错的,经典题目……都要做好不同的标记,把自己得到的东西体会写在旁边,建议用个红笔。第二遍就不是全部都做了,因为好些题目你已经很熟练了,再做一遍也不会有什么提高,第二遍最重要的是你第一遍做过标记的,这遍你依然要做好标记,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遍把你认为对自己来说重要的题目总结到一个错题本上,不要觉得这样浪费时间,认为在书上都做了标记,以后看书就行。到了后期根本没那么多时间翻书,一般都是看自己的错题本。如果做第三遍,就做第二遍做过后你认为有必要再做的题目。第二三遍花的时间会远小于第一遍的。当然了所花的时间取决于第一轮复习时你的基础是否牢固,是否扎实。
三:时间的安排
6月前:任务比较重,你要把数学课本自己仔细的看看,书上的例题和定理都要自己证明,特别复杂的定理可以了解,就像09年真题考了书上的定理证明。在这期间你还要把复习全书仔细的看一遍【2个月时间】,每天要计划好自己要看到哪里,计划是必须的,过程刚开始是痛苦的,但进入状态后就会很喜欢做数学了。在这期间,你的重点要放数学和英语上,数学保证有一半时间以上,至于专业课和政治你不用着急,现在不用看。数学是走向考研成功的第一步,数学在考研里地位是占半边天,不好好复习数学,意味着成功的几率几乎没有。
7月、8月:这时最好是把复习全书自己做一遍【一个月到2个月时间】,这一遍针对的是计算量的提高和思路的打开,每道题目都要自己认真的做做,不会的题目要记号出来,期间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把《基础过关660题》当练习做做,暑假里,想考上的同学尽量不要回家,在学校复习,回家也不要超过两周,夏天比较热,心情可能会很烦躁,这个时间是很重要的,心要在书本上。
注:辅导班没有必要上。
9月:这个月要做真题,你可以一天一套试卷,也可以两天一套,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评分,可能你感觉很累了,这个时间也是大多数人瓶颈的地放,很多人在这时会很郁闷,感觉自己没希望,感觉自己很累,可以听听励志歌曲。期间可以稍微休息一个下午,这月要把真题认真的做一遍和认真的推敲一遍。推敲过称你会发现你理解的深度又提高了。有的题目你可能很熟悉了,在复习全书里做过了,但要想想你第一次做的时候有思路吗?
10月、11月:这段时间是针对不同的同学,数学复习好的同学可以开始做《400题》,要按照考试的要求做,改要严格,可能你只会一点,考到80分甚至更少,不要灰心,题目是很难的,目的是查漏补缺,和把握考试时间。心态要摆平;
数学感觉没底的同学要注意了,你必须先把复习全书再认真的做上一遍,这一遍是针对的方法和思路,把握题目的出题思路和考察知识点,不用每题都做,拿到题目找思路,有思路和方法的题目可以跳过去。重点把上一轮记号的题目做好,然后再开始做《400题》。
12月:这时间很紧的,你要看政治什么的,但数学不可不做,要把真题仔细的做上一遍,这一遍针对是你上次不会的题目,这个月数学要保证每天4小时,注重的是思路和方法。这个时期复习好的同学应该感觉数学比较容易,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模拟题。模拟题主要是先做李永乐的《最后冲刺135》,等到最后出了合工大的最后五套题,再做五套题。
1月——考试:查漏补缺,重点是把握思路和方法,计算量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再翻译下复习用书,记住该记的公式和结论。
我对数学复习时间安排建议:
先复习高数,花50天时间复习《高等数学》教材,做一部分教材后的习题,然后看《基础过关660题》中的高数部分。这些都是在暑假之前,当然要记英语单词了。暑假两个月时间做个计划,做《复习指南》中的高数部分,暑假只做高数单调,顺便看完看懂线性代数教材。
这时已经到了大四开学,9月份主要任务是攻克《线性代数辅导讲义》,顺便复习回顾一下高等数学的教材和复习指南。
10月份,主要任务是攻克概率论,概率论相对容易些。每两天可以看一章教材并把《复习指南》上相应部分的内容消化掉!这样差不多20天时间,剩下的10天时间再从头复习一遍概率论,通过思考或者询问别人消灭不懂的知识点,并记下该记住的!当然,这一个月期间的一些时间你可以翻翻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和复习指南的高数部分。
11月份了,复习到这里,基本上已经见过了很多真题的题目,开始做真题,10年真题就够了,每天一套,第二天改错和归纳,并查看复习指南中的相应题型和内容,【留最近两年的真题不做,放到以后再做。】不到20天搞定并吸收!把不会做的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弄清楚!不要太在意分数,数学真题不像英语真题那般重要。通过做真题把这三个学科融合到一起!
11月下旬和12月份,主要是做模拟题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李永乐的《经典400题》,一共十套,每天三个小时做一套,第二天改错和归纳,并查看复习指南中的相应题型和内容。到了12月10号,20天差不多做完了。其实这个时候,你的数学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了,在12月份剩下的时间里,你可以看看李永乐的《135分》或者看复习指南也可以,等到合工大的五套题出来了【出得比较晚】,网上可以下载到。你可以选做两三套,或者都做也可以。记得你还有两年的真题也可以拿出来练练手。
1月份,你可以接着做你12月份没做完的模拟题,等到考前一周了,停下来再看看教材和复习指南,在考前两天可以按3个小时做一套卷子熟悉一下。
考前一天主要是查看考场,调节心情和身体,然后走向考场。。。
对于我建议的时间的安排,在某些环节你抓紧一些,后来剩下的时间就会多一些,不过剩下的时间过多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需要不断的做模拟题保持感觉,但是一些模拟题的质量并不怎么样,有时看看教材比做题效果更好些,自己复习过程中慢慢把握。
- 考研英语怎么突破70分2022-05-10
- 材料类考研哪个方向好2022-05-10
- 考研如何强化各科复习2022-05-10
- 研究生考试怎么考2022-05-10
- 考研数学实用的复习技巧2022-05-10
- 数学基础差如何考研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