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0-22 17:38:58你是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的?
上来就整个哲学问题,邀请者有考校之嫌,小子才疏学浅,只能勉力一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古时候读书人的梦想和追求。而《礼记.大学》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四个,却很少有人知道。大致上意思是掌握事物的本质(格物),而后让自己认知水平提高(致知),端正自己的心态(诚意),运用事物正面的品质(正心),修练自己的身心(修身),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齐家)、进而治理好国家(治国),而使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平天下)。前四个是方法,路径;后四个是效果、目的。一味只提后四个,可见古人功利心也是很重的,并且本末倒置。
历朝历代的大儒对格物致知虽有一些论述,但多不是解读礼记的重点。儒家强调入世,只有入世才能展平生所学,不妄读圣贤之书,才能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突出后面的结果去诱惑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不是孔孟先贤的初衷。
强调格物的著名人物是王阳明。小时候就去“格”竹子,“格”板凳,进而无物不格。格物对王阳明的思想和学术的影响是他更讲究知行和一,学以致用。不死读书,还要重视实践。所以最后他可以是个工程师修桥铺路,也是个军事家,上阵杀敌,也是个思想家,著书立说。
格物致知,运用到两个方面,一是用于自然科学,探求物质本源,发现事物规律,进而为人类生产生活可用,这是现代科学的起源和未来。一是用于社会科学,处理人,家庭,民族,社会,国家等素质提高和和谐管理。如果中国按孔孟之道两方面去发展,今日中国必会引领世界各方面的发展。可惜后世“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视后者为正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视前者为“奇技淫巧”,不屑一顾。
孔子的棺材板一直在动啊!可惜每朝每代都在给他的封土上加土,听不见了!
什么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1、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i):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以及探索应该有想象力,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1、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2、他以“格物致知”阐述其认识论和方法论。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怎么“格物”?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从字面上释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也就是说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检验或穷究,来获取正确认识,这可以认为是其本来的含义。
而把其放至儒学来说,“格物致知”却成为了儒学中的一个难解之谜,甚至说是一个千年疑案,千百年来众多儒学大家对他们都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格”字的解释,若能把“格”字解释清楚,那么,“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有可能迎刃而解。那么,究竟什么是“格”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是:其一,“格”有“到”和“来”的意思,例如《尚书?汤誓》就说:“格,尔众庶!”(来,你们大家!);其二,“格”还有“推究、研究”的意思。[《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2页。]《辞海》的解释是:“格”有“推究”、“来”、“至”以及“感通”之义。[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9页。]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辞海》的解释,“格”字的含义应该是“到”、“来”、“至”以及“推究”。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家喻户晓,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对古代科学发展从思想上有所影响,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物,获得知识。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见格物致知在儒家学说中的确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广泛,这一段话,在孔子时代大概并不难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释,孔门弟子对格物致知含义亦未阐发,这导致后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义时出现很多歧义,每个人都想依据自己的哲学倾向对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释,这就使得在此问题上,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局面。
宋代是谈论格物致知比较多的朝代。一代名儒司马光,曾专门作《致知在格物论》,畅述己意。他首先指出:“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从这种认识出发,他解释格物致知说:“《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犹?I也,御也。能?I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他批评郑玄说:“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司马光强调要抵御物质生活的引诱,认为这样可以保持一个人的高风亮节,不为物欲遮蔽自己的聪明才智。
此说当然有其不可磨灭之处,但亦未必合乎古人原意。他与郑玄一样,在此问题上都“师心自用”了。“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别崇高的位置。朱熹认为,《大学》一书缺了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的一章,他补上了这一章。朱熹增补的内容是:要获得知识,必须考察事物,以求认识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识。求学者应该把心中已知的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努力,以求达到认识的顶点。经过长期努力,会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好像突然之间明白了一切,这就是认识的顶点。
朱熹所说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会事物,包括读书和待人接物。比如考察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忠诚于君主等等。陆九渊和王守仁认为,心既然是理的凝聚,心也就是理,因此,要认识理,不必去考察外界事物。王守仁甚至认为,我心中固有良知,把这良知推广到事物,就是格物。在格物致知学说上对后人影响较大的是宋明理学,其中主要可分为两派,程(颢、颐)朱(熹)一派和陆(九渊)王(阳明)一派。程朱等人释格物致知为“即物穷理”,二程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程氏粹言》卷一)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章句?补传》)这里的“即物穷理”,是要求人们运用已知的知识,深思客观事物,达到自己内心的豁然领悟。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内省式的思考过程。
宋明理学对“格物致知”的发挥,在后世也有人表示反对。例如颜元就公开批评朱熹说:“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其实莫道不曾穷理,并物亦不能即,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那曾去格物”。(《习斋记余?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主张格物要亲自动手,实地去做,不能离物而空洞地“穷理”。这样的格物致知,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实际上,因为格物致知学说具有研究客观事物以获取知识的含义,一些重视研究自然的有识之士也借用这一口号,赋予它新的内涵,用以阐发自己的思想。例如王夫之即曾这样说过:“密翁(方以智)与其公子为质测之学,诚学思兼致之实功。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若邵康节、蔡西山,则立一理以穷物,非格物也”。(《搔首问》)王夫之所提到的“质测之学”,是方以智的创举,它的中心内容是要求以实证方法研究自然现象。
王夫之认为只有质测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这赋予格物致知学说以崭新含义,标志着这一术语已经进入自然科学范围。随着明末清初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人研究自然现象的热情也高涨起来。这时人们谈论格物致知,很多情况下都意味着研究自然以获取知识。古老的格物致知学说获得了新生,成了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理论根据。清末翻译的西方科技书籍,有些径以“格致”名之。格致一词成了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他所说的格致,就是指的这些自然科学。在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技术合流过程中,格物致知学说以独特方法参与并加速了这一过程,从而在科学技术史上取得了一席永久立足之地。
- 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哪些2020-10-22
- 山东建筑大学怎么样2020-10-22
- 自然数包括小数吗2020-10-22
- 鸦片战争是哪一年2020-10-22
- 电子商务专业学什么2020-10-22
- 浙江外国语大学是几本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