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马原原理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2-05-10 19:49:50

考研 马原原理方法论

考研冲刺大幕已经拉开,政治复习除了背背背,就是梳理思路,提炼要点,不做无用功。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即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原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二者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辨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达到理论【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考研马原原理方法论一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多变易失,凭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二者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所以我们要想认识事物就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所以我们要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原理整个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应当在实践基础上随着客观事物的进程向前推移,逐步深化,不断扩展。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原理分析与综合二者是密不可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在综合的指导下深入的分析。所以我们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

考研马原原理方法论二

如何认识马原部分的体系?

老先生说,“文看题,书看皮”。我认为,在文科学习中,可以先从书本的章标题入手,了解所阐述的基本内容,思考各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要强调的是,马原部分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具体来说,马原部分总共八章内容、三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至四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五、六章】和科学社会主义【第七、八章】。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所占考分最多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它分别讲述了唯物论【第二章】、辩证法【第二章】、认识论【第三章】、历史观【第四章】。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唯物论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辩证法回答了世界是以什么状态存在的,认识论回答了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本原和存在状态,历史观则回答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样,我们就把基本内容通过逻辑思维串联起来,形成了“点——线——面”的交织状态。所以,逻辑关联法,不仅有助于帮助大家梳理整体内容、防止原理遗漏,而且也为下一步进行概念和细节知识的填充奠定了基础。

如何展开马原部分的复习?

建立了章的逻辑框架结构以后,如何进一步展开马原部分的复习呢?首先,要学会“理”,即在章标题的基础上,要归纳和总结节、目标题,顺藤摸瓜,梳理出细节关联,并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是递进结构、是总分结构、还是并列结构。其次,要学会“思”,其实马原部分有着非常固定的叙述范式:“概念——判断——推理”,即“A概念——B概念——AB概念的辩证关系——方法论”。特别是辩证关系,就是对立统一,既相互离不开,又相互不同。这几乎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做题模式。如果只承认对立,或只承认统一,都是错误的。

再次,要学会“记”。大家注意,不要一字不落地去整句背诵概念或原理,一定要尝试通过3-4个关键词来串联。例如:“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关键词应为“人类”、“能动”、“物质活动”。最后,要学会“合”,即用原理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这是学习马原部分的最高境界,也是最贴近应试实战的训练方式。我们每天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可以用马原的原理来分析。比如,时政热点“精准扶贫”,如果从马哲来看,既体现出抓主要矛盾的思想,也体现是联系、发展和全面的看待问题。

考研马原原理方法论三

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知识框架。考研政治的马哲分为四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再往下细分,唯物论包括物质观、意识观、运动观、时空观、实践观。对于唯物论部分的这几项内容,我们可以将它们从逻辑上串联起来,这样既便于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便于记忆和把握大框架。

物质观说明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那这个统一的物质世界和我们人的意识有什么关系呢?物质世界是可以被我们人的意识所反映的,这就是意识观。这个物质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就是运动观。物质的运动是在时空中进行的,这就是时空观。我们人类是怎样实现对这个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把握的?是通过实践,这就进入实践观。如此一来,我们就很好地掌握了马哲的第一部分唯物论的内容。对于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也是如此。

其次,要结合实例来理解哲学原理。为了便于理解,可以结合非常简单,非常生活化的例子。理解了之后,为了应对考试,就需要结合一些高大上的例子。举例:对于质量互变规律,我们在学习质变和量变的含义,尤其是学习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比如新出锅的馒头会有一个从新鲜到变质的过程,这其中就有量变和质变,馒头在空气中暴露会不断产生越来越多的细菌,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度,就要变质,发生质变了。由此可以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这样的简单例子帮助我们理解之后,我们要向考试靠拢。想一想在考试中,会出什么样的实例来考查质量互变规律呢?也就是所谓的高大上的例子,比如人生不断奋斗积累,最终实现梦想,成为企业家、科学家、音乐家,再比如人类社会历史上一个旧的社会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取代的过程,这都是质量互变规律的体现,后两种例子更适合在考题中出现。

考研辅导机构推荐

新东方在线

新东方在线新东方在线考研网络课堂为您提供考研在线课程,正价课免费学,限时优惠活动进行中。

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