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在职研究生课程选择机制的建立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15 10:10:581、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课程设置“阶段性”特点
分阶段对课程进行选择是阶段性课程选择机制的本质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运行需要以一个具有明确阶段性特征的课程体系作基础,因此必须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与优化,进一步规范课程设置,突出课程设置上的阶段性特点。
(1)学位课程的阶段性设置。在课程理论中,如果以课程管理方式为标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别。选修课是指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必修课则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对于在职研究生来说,必修课是取得学位所必须学习的课程,因此也可称为学位课程。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应该由浅人深、由博到专,这就要求学位课程的设置必须具备一定的次序,即应该先后开设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这一规律直接赋予了学位课程的“阶段性”特征和属性,因此,对学位课程的阶段性设置比较简单,原则上可以分别在第一、二、三学期开设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各学科也可根据自身人才培养方案特点进一步协调三种课程的开课时间。
(2)选修课程的阶段性设置。选修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毋庸置疑,众多的课程数量以及学习权利的可选择性特征,使此类课程的选择成为制订在职研究生学习计划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各学科应该根据本学科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在职研究生学习规律,科学规划选修课开设方案,重点协调各门课程的开课学期,对选修课整体进行科学的阶段性划分,以便在职研究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研究能力,避免因课程开设时间过于集中使在职研究生无从选择等现象发生。院校在职研究生管理部门应从整体出发,在宏观上协调选修课阶段性设置。
2、开发课程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机制运行的技术保障条件
在阶段性课程选择机制下,课程选择将分三个阶段完成,这就增大了制订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这一环节的总工作量,但是如果能够建立课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在信息化平台上完成这一工作,同样十分简单易行。
在结构方面,该系统应该包括教、学、管、保四大功能模块,分别向教学单位、学生、管理部门、保障部四种用户提供相应信息处理功能。
在功能方面,该系统必须支持对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的查询、添加和修改,至于功能权限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作出规定。
在管理要素方面,应该包括在职研究生基本信息(姓名、专业、单位、选课列表、已修学分等),以及选课列表中每门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开课单位、开课学期、课程性质、开课对象、主讲教员、学时学分等)。此外,必要时还可开通课程信息反馈功能,以便收集反馈意见,及时改进课程教学。
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可单独开发,也可作为在职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一项子系统来开发,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技术与经济层面都是切实可行的。进人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口新月异,基本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化,从当前院校在职研究生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立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完全具备技术与经济条件。技术层面上,课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并不复杂,一般网络技术工作者足以胜任系统的模块构建、数据库的建立和用户界面的设计;经济层面上,系统开发并无特殊保障要求,在现有校园网基础上就可实现功能,因此,开发这样一个课程信息管理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 mba录取人数有要求吗2022-05-15
- mba提前批次考试也要统一报名吗2022-05-15
- 在职研究生学习难度浅析2022-05-15
- mba报考需要满足的条件很多吗2022-05-15
- mba招生最低学历要求是什么2022-05-15
- 同等学力申硕论文答辩需要另外交费吗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