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中官产学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2-05-15 10:16:00我国在培养工程硕士的过程中,已经逐渐认识到,政府一企业一高校三方协调机制作用的重要性,并且己经在不断尝试中,但三者的主体职责不清晰,三者的合作培养边界过度清晰,使得三者在协同培养工程硕士过程中相互脱离,各自为政,不能产生互动协作作用。所以实际上并未达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主要问题主要为一下几点:
(1)官产学三方存在价值观认同壁垒
由于政府、企业、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和利益分配存在差异,会产生价值观认同障碍。政府在三方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仍会利用自身政策优势,主导甚至严重干涉企业和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由于企业收利益驱动,关更注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与市场匹配及人才的实用性,以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文化基地,担负着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全面素质发展的责任,其更重视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学习。三方对于价值观的分歧会影响其合作是否能保持持续性,对于三者采取的合作范围和培养模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划,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在价值取向中并不互相排斥,但缺乏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利益分配,很难将三者凝聚起来形成优势互补,良好互动,从而无法达到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人才与管理人才的目标。
<2)工程硕士培养中官产学培养机制的主体定位不清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多倾向于校企合作,并己经有了较有意义的尝试。在官产学三主体中培养工程硕士中,政府、企业和高校各自主体都存在定位不清情况。
政府政策并未指向官产学协同培养,政府作为制度创新主体,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对创新系统进行宏观调控,尽管我国的官产学合作教育的政策法法规正在逐步改善,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政府政策并未引向官产学协同培养工程硕士,国家在积极调动企业和高校的法规政策尚不完善,我国虽有鼓励开展官产学合作教育的政策,但缺乏一套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
企业与高校缺乏长效合作机制,由于部分企业的生产科技水平有限,缺乏对自主创新和科技生产的迫切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与企业合作。企业虽己意识到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匾乏导致发展的局限,但仍不能有效的达成持续合作,人才供应关系尚未确立,导致培养工程硕士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并且,企业参与协同培养人才的主动性不高,企业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升高,但仍存在只注重生产不注重开发和人才培养,只关心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参与培养工程硕士的积极性不高。企业认为对学生的培训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与其实际生产需求相背离。此外,不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亦成为企业对于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的原因。
高校对于工程硕士培养仍然以基础科学为主,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提升企业人才综合素质为准则,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其培养过程注重实践应用,掌握某领域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仍陷于基础科学的学术培养中,强调论文的核心地位,空有理论却缺乏实践能力,培养内容未面向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3)工程硕士培养中官产学三方未能良好互动与联系
工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政府是制度制定者和质量监督者,利用行政和监督手段进行宏观调控,通过企业和高校共同对培养过程进行管理。在培养过程中,三主体与工程硕士培养的纽带作用并没有体现出,三者并未进行有效互动,大多各为其职,政府作用或为主导或为放任不管,高校负责培养学生学习,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参与过程管理,企业对于学生实践培养积极性不高,官产学三者的协同培养机制并没有达到真正结合。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等原因,并未建立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法律约束机制和质量监督机制。
对工程硕士培养中官产学的主体功能进行定位分析,理顺三者各自职责和功能,分析在工程硕士培养中有官产学协同机制,以推动我国工程硕士的官产学培养机制有效运行。
- 在职硕士社会实践的考评方法分析2022-05-15
- mba录取人数有要求吗2022-05-15
- 在职硕士社会适应力缺失的原因分析2022-05-15
- 报考天津地区mba好一些还是报考北京地区好一些2022-05-15
- 同等学力申硕啥时候出成绩2022-05-15
- emba都适合哪类人群就读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