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社会适应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15 10:16:111、现行在职硕士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培养体制不尽合理
我国口前实行的是单一学术型、研究型在职硕士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匕乏的时期,人人缓解了我国教学、科研人才匕乏、断层的状况,为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需求日渐向博士生层次倾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和在职硕士就业方向的改变,使得原有单一的学术型、研究型在职硕士培养模式培养的硕士在职硕士,已不能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
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推动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加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日趋多样化,硕士生作为本一硕一博这一高层次人才链条的中间环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同时,我国在职硕士制度中“严进宽出”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上流传着“只有考不上的硕士,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只有毕业不了的博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说法,特别是硕士生已成为职场中的尴尬群体,搞科研不如博士生扎实、有深度,做实务不如本科生实用、有激情。新闻媒体有关在职硕士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报道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博士、硕士层次的教育存在着培养模式不合理的现状。特别是近年来在职硕士扩招后,规模与质量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上对在职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价不容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现行的培养体制存在着不足。
2、在职硕士创新教育及其评价机制不尽科学
在职硕士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在职硕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最终口的是要培养较高层次的创新型专门人才。当前高校对于创新教育比较重视,也开展了内容丰富的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活动,但人多基于技术领域创新,对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的塑造作用不明显,特别是较多在职硕士批判精神与反思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着日后进入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的高低。此外,对在职硕士的评价机制也较多影响着他们从事研究工作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多数高校对于在职硕士的评价一般包括学业成绩、论文质量及科研成果等方而,以科研水平代替了综合能力,特别是当前学术功利化的倾向较为严重,很人程度上造成在职硕士出现了学习、科研功利化的现象,承须改革。
3、在职硕士的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
一方而,正确的创业理念是成功创业的先导,但口前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往往是针对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很少重视在职硕士创业理念的培养,导致部分在职硕士在创业阶段口标模糊、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在职硕士创业活动的成功开展。
另一方而,在职硕士心理教育的滞后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社会适应性的培育。由于人部分在职硕士都是长期生活在“象才塔”内,缺少与社会的接触与沟通,因而社会经验不足,心智还不够成熟,这就造成了其心理敏感而脆弱,往往承受不了太人的压力。同时,在职硕士期间的学业负担较重,需要完成相关课题、论文,才能获得毕业资格,这就使他们从一进校「〕就开始承担压力。此外,在职硕士人多到了谈婚论嫁、养家糊口的年龄,这就使他们而临来自情感、就业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当前,许多高校心理健康主要针对本科生,缺少对在职硕士的心理辅导,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指导体系。
4、在职硕士社会化程度偏低,主动适应社会意识不够
在职硕士社会化是人学生社会化的延续和提升,属于青年社会化的范畴,是将以往形成的自我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在该学习阶段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丙创造的过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吸收和建构的过程。在职硕士本人对培养自身社会适应力的意识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在职硕士在校期间对创业培训、心理素质教育的参与度不高;一是在职硕士对在校期间从事的社会实践不热情,活动流于形式;三是在职硕士对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过于强调自己的感受与个人努力,过分重视个人作用,团队意识不足,缺乏合作意识。当遇到挫折时,耐挫力、抗压力、心理调适力等明显存在不足。
- 在职研究生上课学分应该怎么计算2022-05-15
- 专业硕士的调剂是要通过什么来挑选院校2022-05-15
- 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优势接受先进的教育2022-05-15
- 报考mba条件须知改善人生 赢出彩生活2022-05-15
- mba会对考生从事工作有要求吗2022-05-15
- mba面试考核是各院校自行组织的吗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