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社会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2-05-16 10:08:43从当前在职硕士社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提高在职硕士社会能力应当从以卜两点寻求突破。第一,在培养类型上,应加大应用型和专业学位在职硕士的比重,根据就业趋势,动态调整人才结构;第一,在在职硕士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社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结合山东大学培育在职硕士社会能力方面的探索,我们认为在在职硕士培养中,可以从以卜几个环节入手:
1、创新在职硕士培养模式
社会需求对在职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是,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在目前学术型在职硕士占多数的情况卜,在职硕士培养应该建立个性发展、分类指导的模式,在注重在职硕士专业学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侧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在职硕士的社会能力培养,试点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2、深化“知识学习与研究,人格培育与完善”的在职硕士培养体系
在职硕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大多数在职硕士的思想已基木成熟,可塑性不强,在这个群体中若强调单纯的人格培育已经不能完全符合他们的特点,但是对他们来说人格完善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这一特点,山东大学提出了“知识学习与研究,人格培育与完善”的培养理念,以此来概括在职硕士的培养体系。这既突出了在职硕士以科研为主的特点,又反映出在职硕士人格特征相对成型,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特点。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结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actualself与理想自我(idealself)o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个人形象的理想状态。而只有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结合的时候,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在职硕士在自我人格定位上都会有过独立的思考,但这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很正确地认清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别,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认识积累过程,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引导与培养。
3、发挥好在职硕士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在职硕士导师首先要有明确的认识,不能仅培养懂专业知识的人,而应该培养全而的人;不仅要做学生的专业导师,还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因此,导师对在职硕士社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导师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导师在向在职硕士传授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专业理论的同时,还应积极做到:①当好在职硕士参与社会和判断社会的桥梁,除了传递文化和价值标准,还要引导学生服从教育制度和各项规则,协调在职硕士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②做好在职硕士价值观念的完善工作,充分发挥导师在在职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作用。要了解在职硕士的思想状况,全而关心在职硕士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规范;要对在职硕士进行就业指导。导师自身高尚的思想、品德、学风、人格等都对在职硕士社会价值观的完善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学者保罗·萨缪尔曾说过:“要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伟大的导师。”导师作为在职硕士教育活动的设计者、主导者,其教育观念必然直接影响到在职硕士教育的成败。导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学术关系,还是一种情感关系,导师在在职硕士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师要为在职硕士树立人格与学术的榜样。
4、充分发挥在职硕士辅导员管理育人的作用
在职硕士作为学生群体,在遇到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各种问题时,非常渴望能得到辅导员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并且在职硕士的发展需求、社会期望也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辅导员队伍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服务与指导。在职硕士辅导员作为开展在职硕士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在职硕士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职硕士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种岗位优势,加强在职硕士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积极成为在职硕士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成为提高在职硕士社会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5、进一步深化在职硕士“双导师制”或“多导师制”
我国现行在职硕士教育普遍采用单导师制,但单一导师无法克服自己在知识结构、时间安排、科研课题等方面尤其是在社会阅历、实践经历等方面的限制,在职硕士难以从其他导师那里博采众长,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近年来,山东大学拓宽培养途径,在某些学科和专业领域遴选部分优秀的国内外学者、企事业专家与技术人员、政府管理部门人员作为合作导师,实行在职硕士培养的“双导师制”,将社会与高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吸收校外优秀人才加入导师队伍,集理论与实践、培养与创新于一体,突出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校内外导师的合作指导,有利于在职硕士在读书期间拓宽知识而,尤其有利于提高在职硕士的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在职硕士培养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为创新型在职硕士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6、发挥第一课堂的社会化功能
为突破课程教学的局限,锻炼在职硕士的社会能力,一方面,我们积极推进在职硕士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工作,调动在职硕士参与科学研究、教学实践、行政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拓展了在职硕士的知识,丰富了在职硕士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技能。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在职硕士参与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纳入在职硕士的培养方案中,增加硕士在职硕士社会实践环节的必修学分,鼓励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利用校外优质资源,推进在职硕士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在职硕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已在省内外建立40多个在职硕士社会实践基地,在职硕士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不断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比例逐年增加。事实证明,社会实践不仅成为在职硕士提高能力、完善素质的普适性有效平台,也为具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做得更好”等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7、重视发挥在职硕士党支部、班级、社团的组织作用,锻炼提高在职硕士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人际交往的各种社会能力
要积极探索在职硕士专业学习与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相结合的途径,积极为在职硕士开展自我教育创造条件,指导帮助他们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实现自身的全而发展。支持并资助在职硕士以班级、支部、社团、学术组织为单位开展集体活动和教育管理,重视和规范在职硕士基层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工作和班级、社团组织、学术组织的工作,针对在职硕士心理、行为特征和成长成才的需要,组织开展与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学术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各类活动,增强在职硕士的集体凝聚力,使这些组织成为沟通学校与在职硕士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在职硕士创造更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机会,让每一个在职硕士能在团队中承担角色,以锻炼提高其社会能力。
8、将职业能力培训纳入在职硕士培养体系
通过修订在职硕士培养计划,改变完全以科研为导向的在职硕士培养机制,将在职硕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教育渗透到在职硕士培养过程中.形成科研导向和就业导向相结合的在职硕士培养机制,逐步建立适应在职硕士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引导在职硕士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学术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减轻在职硕士在角色转化过程中的痛苦,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在职硕士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 在职研究生教学工作要接地气2022-05-16
- 顺利获得在职研究生证书的几大要点2022-05-16
- 通过函授本科方式学习的人员如何报考职研究生2022-05-16
- 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有毕业证吗2022-05-16
- 非全日制研究生选择专业的阶段也要有着自己的想法2022-05-16
- 水平孕育期间单证在职研究生个人能力能够评职称吗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