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厂矿企业特点,制定合理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2-05-16 10:33:33

培养方案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文件和依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我国20多年的工学硕士教育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具有较为成熟的培养方案。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不能简单地将工学硕士培养方案改头换面,增加几门课,就变成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既应该吸收工学硕士培养方案的优点和经验,同时又必须打破工学硕士按二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的框框,按工程领域和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今后发展及竞争的需要制定培养方案。

为了搞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采用课题立项方式,组织有关院、系学习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有关文件精神,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积极搞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经过几个月的专题研讨,圆满完成了中国地质大学3个工程硕士领域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其特点是: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是按工程领域今后发展和企业的需要制定的,既继承了工学硕士培养方案的优点和经验,又充分体现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宽口径、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精心规划了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学内容体现了新颖性的特点,精心规划了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学内容体现了新颖性、应用性和前沿性,既体现了加强和拓宽基础,面向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的需要,又反映了该工程领域的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培养方式上既灵活多样,又高标准,严要求,严禁弄虚作假,确保质量。

(2)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渠道、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工程硕士培养的最大特点是“进校不离岗”,边工作、边学习、边研究、边撰写论文。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这就要求其课程教学方式应呈现出相当的灵活性,与全日制的工学硕士生的培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要针对工程硕士的薄弱环节,对公共基础课(外语、政治、数学、计算机语言及应用类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新兴类课、前沿性讲座等,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专业课和选修课采用自学写读书报告或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学习。集中授课地点依不同情况而定。

(3)在培养模式上,根据工程硕士生的来源、数量和所学的专业分布情况,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培养形式:①采用“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人才培养达到25人以上,能够提供较好的教学条件和设施,教学管理机制较为健全的大、中型企业建立培养基地,将有关企业、相关学科的工程硕士生集中组织起来,由学校派较高水平的教师到基地授课,学员利用相对集中的时间参加课程学习(如南阳油田、胜利油田)等。②采用短期脱产到校集中学习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培养主要是离学校较近的企业(如长江勘测院、湖北交通规划设计院)等,每学期集中到学校授课1一2个月。在校授课条件优越,可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师、实验室、图书馆和资料馆等。上课教师均为给研究生授课的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可确保课程教学质量。③采用脱产一年在校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这种情况一般是企业学习人数在10人以下,无法独立开班(如云南区调院等),学员单位同意到学校集中脱产学习,因此,他们的学习就是随同本专业正式研究生同堂上课,同卷考试,同一标准判分。课程学完后回原单位完成学位论文或论文设计工作。

(4)在考试方式上,无论授课地点在现场或学校,凡是学位教育规定的课程,课程学完后,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试,成绩和学分予以认可;专业课考试和选修课考查,可用读书报告或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工程硕士的外语除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考试外,在答辩前必须参加我校的外语统测,通过者可进行论文答辩。

(5)工程硕士的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加强科技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工程硕士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提高科技水平的主要阶段。工程硕士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特点是:学位论文选题必须与工矿企业建设部门的实际和技术发展紧密结合。如论文选题可以是工程设计、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研究等。在学位论文期间可实行双导师或导师组,聘请本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工程技术专家作为副导师,校企联合指导,现场开题,现场完成论文,回学校进行论文答辩。这样有利于工程硕士科技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

在职研究生推荐

在职研究生

有问必答专注在职读研,请在线提交您的问题。

在线提问
在职研究生报名

网上报名请认真填写各项内容,负责老师将会与您及时联系。

点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