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科技伦理素养缺失的表现形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17 14:17:52

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繁荣、进步与活力,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伦理问题,科技发展取得的成果确实令人屡屡夸赞,值得骄傲,然而诸多科技伦理问题的显现同样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并找出科技伦理问题出现的所在,更值得其关注的是,科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道德失范行为,在在职研究生中也有种种表现:

(1)科学实验数据不实、科技成果弄虚作假

科学必须严密、准确,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不得半点虚假。但近年来,伪造、纂改实验数据的现象较多出现在理工类在职研究生中,他们的研究课题常常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做实验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由于个别在职研究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花较多的时间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不甘于做一些枯燥乏味的实验或调研,于是就“抄近路走捷径”,心怀侥幸心理弄虚作假,纂改、伪造实验数据,以便“得出”理想的实验结果。

震惊世界的对科技成果弄虚作假的事件是韩国科学家黄宇锡的单细胞“克隆人”事件。而在我国,2006年1月,发生一起震撼全国的造假事件,在摩托罗拉公司做测试的工程师陈进,将一片从美国买来的MOTO-freescale56800芯片,雇人磨掉原有标志,再加上自己的LOGO,“研制”成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并借此当上了上海交大教授、博导、微电子学院院长。借助“汉芯一号”陈进申请了数十项重量级的科研项目,进而骗取了高达11亿元的科研基金。虽然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但我们要防止这个现象进一步蔓延。

(2)学术研究中抄袭剽窃、一稿多投、不当署名现象严重

个别在职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通常奉“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至理名言,而并不了解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严重性。目前在职研究生抄袭、剽窃的具体手法多种多样,在职研究生扩招之后论文的剽窃现象呈现出日趋严重的趋势,既有“直接用替换键搞定的‘史上最牛硕士论文’”,也有“除致谢外一字不差的比‘最牛硕士论文抄袭’还牛”的硕士论文。

学术自由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些在职研究生在投稿过程中未能遵从学术成果发布的相关要求,反而认为“一稿多投”能提高效益,节省时间,甚至变着法子进行一稿多投:一方面,他们抱以“大面积撒网,重点收获”的侥幸心理将同一篇文章投往各种不同的学术期刊;另一方面,则将同一篇学术论文改头换面,拼凑成新的论文,再投给不同的期刊;更有甚者,将一篇论文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变成多篇论文进行投稿,或是把中文发表的论文再翻译成英文去发表。这样不但给相关学术刊物制造了麻烦,容易引起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也会使自身在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误入歧途,论文一稿多投的行为不必要地浪费了期刊版面及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同时也对相关期刊的声誉及个人今后的进步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由于学术论文署名的位置在绝大多数科技期刊中直接置于论文题目的下方,因而署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文署名的所有人员应是直接参与该项研究、对该项研究起重要作用或者对论文的写作有重大贡献的人员;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应对论文负有解释的义务和权利,即对该文的所有内容或者由本人负责的那部分内容进行解释,对由该论文产生的利益和荣誉具有分享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对该论文产生的不良后果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目前“搭车”署名现象频频发生,让人尤为感叹。有些在职研究生由于种种原因临近毕业时还没有完成学校规定的论文发表数量,为了按时毕业就开始走一些“旁门左道”:求助导师或同学,在未参与任何研究创作的情况下搭个“便车”,在他人的成果上挂个名就算完成任务;当在职研究生自身完成的论文水平不高、难以被相关期刊采用时,往往会挂上导师或其他名气较大的学者,利用导师或名人的名气来提高文章的采用率。

(3)网络伦理问题突出

网络的使用冲击着现实的伦理规范。一进入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让人不想对自己的任何行为负责。于是,有人在网上非法窃取他人机密,故意制造和传播病毒,网上诈骗、盗窃等网络犯罪活动越来越多。有些网民为了免费使用网络资源,千方百计地运用一些损害正常商业秩序的不正当的手段;更有甚者,则把违反道德规范的活动看作是自己技艺高超的表现。目前网络伦理问题十分严重,不仅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①人格冲突,诚信减弱一些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想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并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但他们并没有完全协调好网上与网下的关系,对自己实行的是双重道德标准,整日沉溺于网络之中无法自拔,因而呈现出双重人格的倾向。一些在职研究生借用、移植、复制他人程序或信息来侵犯他人隐私、知识产权的现象也极为严重。隐私是与个人尊严和价值紧密相关的,但是网络生活可能使你的隐私被公开、被剥夺。如果你的计算机装有很好的多媒体配置,尤其是摄像,就难保有人随时闯入你的生活,运用网络手段采集到你的一言一行。对于判断能力较弱的一些在职研究生来说,在得到免费“午餐”、窃取“盗版”的快乐时,诚信意识已受到极大威胁。

②网络垃圾信息腐蚀学生思想

网络既是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各种黄色、暴力甚至反动的信息可混杂在学术信息、经济信息和娱乐信息中间,这种信息垃圾会破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由于网上传播的双向性和隐蔽性,网络内容较难控制,一些色情、暴力内容会使部分自控力较弱的学生受其影响,导致他们法律意识淡漠,道德水准异化,甚至犯罪。更为严重的是网络使不同的文化形态、政治主张、思想观念在网上交融和冲突,出于某些国家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网络中渗透着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宣扬西方政治思潮中的民主观、多党制、多元论,如果在职研究生缺乏正确的政治是非观,往往会引起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怀疑,动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又如网上有些内容过分强调西方的崇尚自我思想,推崇西方的个人享乐主义,对在职研究生也会带来消极影响,使之片面强调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将实用主义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片面强调“索取”,忽视了对社会的奉献,进而造成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威胁。

③过多“人机对话”导致情感冷漠

痴迷于网络、过多的“人机对话”会导致消极的处世态度,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网络是一个比现实世界更自由、更易放任自我的虚拟世界,学生一旦痴迷于上网,就会沉迷于网络,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上海一位在职研究生因上网入迷,对上课毫无兴趣,上网成为他的第一需要,累了便蒙头大睡,最后只能是被学校开除学籍。同时,网络文化中传递着一种特有的价值观,在潜意识中,它暗示着每一个网者,面对着电脑,仿佛只有自我的存在,只要自己高兴,不用管别人的体验和感受。将上网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怎样做是不对的,都看成是自己的事,我行我素,谁也管不着。当自己感到失落时,到网络中寻求欢乐;当自己感到孤独时,在网上寻求网友,在网上聊天,网友中谎报年龄、谎报学历、谎报职业却心安理得,因为别人不知道,只有自己的存在。

部分在职研究生随意下载软件、图片、信息、文化作品,拼凑成自己的论文,无视知识产权和职业道德,这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某些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由于过多的“人机对话”,过度沉溺于"虚拟"环境,似乎已成为网络的奴隶,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往机会,由此造成了同学、老乡、师生之间的感情变得淡漠。由于减少了对集体的关心,影响了集体观念、协作精神的培养和形成,从而导致个人亲情、友情的丧失,进而难以维持现实交往中平等互助、和谐的伦理关系。

(4)科研工作中急功近利、“技术垄断”,盲目“包装”

现在社会上的浮躁作风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在职研究生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因而在科研工作中形成了与创新培养不协调的景象。如选择容易拿学分的课程及一些容易出结果的科研课题;做出一点结果,急于发表文章,甚至一些在职研究生利用高科技手段,方便、快捷地从网上下载几篇或十几篇文章,经过自己的“加工”,成了自己的一篇新文章;有的在职研究生在读期间,精力难以集中,忙着兼职,忙着找工作,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发表文章篇数,保证得到学位,甚至不惜将一篇水平较高的、系统研究的文章拆成两篇,发表在层次较低的杂志上。有的在职研究生将攻读在职研究生片面理解为个人奋斗,片面理解“竞争”,在科研活动中忽视团队精神,甚至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对别人“保密”,尤其不让自己的师兄弟妹知道,进行所谓的“技术垄断”。

在发表论文和论文答辩前,有些在职研究生借机接触专家,以汇报、请教为名,行“摸底”之实,力求取得专家的好评。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中经常出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之类的评价,实际上带有某种“学术泡沫”。得到这样的“评语”,在职研究生往往会沾沾自喜。更为痛心的是,有些在职研究生学风不太严谨,作风不够踏实,为了出国,甚至冒充导师的名义写推荐信,毕业时为了找到较好的工作单位,将自荐材料进行不切实际的“包装”。

在职研究生推荐

在职研究生

有问必答专注在职读研,请在线提交您的问题。

在线提问
在职研究生报名

网上报名请认真填写各项内容,负责老师将会与您及时联系。

点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