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17 14:57:24

程硕士是中国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专业硕士学位,在工程硕士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探索适合工程硕士实际情况的合理科学的培养模式成了各培养单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一)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是指在实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质量标准,对作为受教育对象的研究生所采用的各种教育措施的总体方式。即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指导和答辩以及其它培养环节等诸方面采用的特定方式的总和。笔者主要对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中的不同办学形式及其教学与论文指导等特点进行探讨。

(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按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可分为宏观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模式和微观培养模式三个层次,宏观培养模式指国家或学校根据国情和人才培养战略所确立的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学科或专业特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方式。笔者主要研究微观培养模式,即根据工程硕士生源特点和具体的培养环节所采取的教学及管理方式。按照以上原则,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可分为校企合作培养、教学基地培养、工作站培养和校内集中培养等四种模式。

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目前最主要和普遍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也是与"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结合最紧密的培养模式。在23所被调研的工程硕士培养高校中,95%的学校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签署过工程硕士合作培养协议,45%的高校中校企合作招收的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数超过中国当年招生总数的500 o。通过这种合作办学模式的开展,有效地解决了工刁'一企业高层次人才紧缺但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同时又将人才培养同解决企业中的技术难题相结合,发挥企业技术研究平台和学校研究生教育和科研资源的双重优势,使产学研真正紧密结合。工程硕士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和学位论文选题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使企业能够根据白己的生产发展规划和技术现状,培养企业所急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2、教学基地培养模式

随着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从最早多与本地企业合作办学,现已发展到与大量的外地办学机构和企业进行联合培养,并在异地建立工程硕士教学基地。这种教学基地培养模式越来越多地被高校采用,在调研的学校中教学基地所占的学生人数的比例平均达到2 / 0 0,该培养模式扩展了高校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途径,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各地区学科分布不均衡、各学科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使各地区教育及人才资源得到优势互补,使优质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资源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作为教学基地的外地办学机构一般为不具备招收工程硕士资格的高校、地区政府部门所属的培训机构以及符合条件的培训公司等。教学基地培养模式是高校办学功能在异地的延仲,办学质量不仅仅依赖于办学水平,还取决于合作方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质量意识和管理制度等诸多因素。

3、工作站培养模式

高校在企业建立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的要求有: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与设计实力;对高层次人才和引进高新技术有迫切的愿望和需求;能长期为培养工程硕士生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及研究课题。申请进入工作站的培养对象一般有两种:一是从本校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免试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校完成课程学习阶段的培养并履行申请进站的基本程序后,以研究生身份进站能业渗加课题研究和科研工作,达到培养要求者,可申请本校工程硕士学位;二是工作站的在职人员经工作站推荐,参加全国工程硕士入学考试,录取后可申请进站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达到培养要求者,可申请本校工程硕士学位。建立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不仅能推动企业技术改革与创新,同时也有利于建立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长效合作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4}目前采用这种培养模式的高校很少。

4、校内集中培养模式

该模式主要针对距离培养单位较近的企业或科研机构送培的工程硕士,以及在本地招收的和学校无长期委培协议单位的零散生源。根据对调研高校的统计,该类模式培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超过了招生总人数的35%。由于地理位置较近的原因,这部份工程硕士研究生基本能够保证到学校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和进行其他培养环节的实施。绝大多数高校的校内集中培养模式借鉴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管理办法,如实行相似的课程考勤和日常管理等。研究生可以利用周末或相对集中的时问到学校上课或与导师见面,能较好地融入学校的氛围之中。

在职研究生推荐

在职研究生

有问必答专注在职读研,请在线提交您的问题。

在线提问
在职研究生报名

网上报名请认真填写各项内容,负责老师将会与您及时联系。

点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