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企工程师的视角看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走向(2)
发布时间:2022-05-17 17:55:27从前面工程师的自述和中外企业研发因素的对比分析中,我们认为中国工程硕士教育要想培养出能够独领}日_界科技风骚的工程师,其未来发展战略要以下列儿个要素为基点。
第一要素,全方位思维取向的工程硕士教育哲学观。认识事物的全方位思维取向是哲学辩证法认知导向的具象化表现。思维取向的方向性决定着研究者观察事物的角度,同时也影响着认知的深浅。全方位的思维取向会给研究者、认知者提供一种多层的认知、思维的空间,进而可以完成对事物的立体透视,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和先期规划。我们认为在今天科学和技术的复杂性使创新和科技突破更加可能为“汇聚”所驱动(也就是学科交义)之时,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教学、研究思维的取向应该是全方位的。近儿年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教学、研究、实践探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形成了一种从外向内、从上向下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这种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局限了工程教育的发展。所谓“从外向内”即通过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范畴中的概念、标准进行翻译,丙借此考察、评价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所谓“从上向下”是指从制定、传递、贯彻教育政策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自语' }C}光来考察、评价、指导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工程师研发创新能力的培养。毋庸置疑,“从外向内”和“从上向下”的角度是需要的。但是否还需要丙由“从内向外”和“从下向上”的视角,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工程硕士教育的未来发展的实际操作战略。应当说,“从外向内”与“从内向外”、“从上向下”与“从下向上”相反相成,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全方位的思维取向,才能对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未来发展做一宏观战略上的把握,才能超越传统工程教育的科学化倾向和社会人众、师生、家长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方式。
第_要素,适合创新研发精神成长的工程硕士教育文化观。相勺_联系是物质}日_界的普遍本性之一。恩格斯曾经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种种联系和相勺_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而。”教育活动、人才的成长不是一种孤立的过程,它与一个国家的文化关系紧密。基于此,工程硕士教育研究应考虑文化的因素,并在这一基础上实施工程师的培养。首先要在心理上突破“创新巫术化”的定式。创新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我们的祖先能够做到创新,我们也一样可以做到。创新是一种艰ru的劳动,但决不是巫术般的把戏,要相信只要有合理的制度,不断改进的行动,就会有创新。其次,要有创新的自信。不是只有外国的月亮才会圆,要改变对国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轻视要积极支持国人的创新行动。丙次,创新是一利“积累。创新是不确定的,是一个不断“试误”的过程。创新需要制度化的有序化的组织,把创新向成果转变。
第三要素,基于对立统一基础上的工程硕士教育的人工程教育、人课程观,做到博、专相结合,实践、理论相结合。在谋划我国未来工程硕士教育变革之前,应先回顾历史,为后文的阐述提供一个思索的背景。原子能发电、匕机运输、生物农业、喷气式匕机、火箭的推进以及空间旅行等这些so年前的梦幻,现在都变成了现实。20川_纪中叶,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各种新发明,带来娱乐通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视和旱期的电子计算机、微芯片、激光光学、光纤光学和全息摄影。有预测说电子和机械科技正在以每十年、每长度因次s. 6的比率收缩。这对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工程学的现在和它所投射的未来对于工程硕士教育预示着什么?如果说昨天科技的突破是基础科学研究和工程学创新的以及累积的知识基础的孤立应用,而在今天的环境下,创新的研发和科技的突破更加可能为“汇聚”所驱动,也就是科学交义的部分。换言之,科学和工程边界分离和彼此独立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不清,要能在这样一个多学科环境下有效地活动,今天的工程师需要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因此,课程的设置、学生的知识结构要调整好博与专、实践与理论的比例关系。实施工程硕士教育的学校应该明智地考虑哪些是教学上的扫L战。
第四要素,构建适合研发创新、交流的团队精神。今天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科学与技术的复杂'胜使得更高水平的合作成为必要,理解、沟通、劝说、强调等素质也在此列。今天的工程师正在花更多时间向消费者和顾客、向律师、向教师和立法者、向政策制定者和媒体解释复杂的科技问题;预告和评估其工作的社会背景、伦理含义和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必要。所有这些都迫使工程师去接受更)‘一泛和更深入的教育以获得组织、合作、沟通、创造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
- 同等学力申硕对考生之前学过的专业有要求吗2022-05-17
- 中外合作办学需考生有外语等级证吗2022-05-17
- mba的加试都是在统考前开始的吗2022-05-17
- 以同等学力申硕报考在职研究生是免试入学吗2022-05-17
-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2022-05-17
- 如何挖掘在职硕士思想政治专业教学的资源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