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分类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17 18:57:29

通过分析知道学术型和应用型在职硕士在培养模式方面并非是完全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纵横交错、彼此渗透的。建立科学完善的在职硕士分类培养机制需要对二者的运行机理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打造出“学”与“术、”并行不悖的全方位的立体框架。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在职硕士的培养宗旨应该是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各行业提供教学和研究人员,通过对在职硕士进行科学精神、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使之具备探索白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研究能力。由于从事科学研究领域的工作只占社会人才需求的一小部分,因此,规模不宜过大,以免产生“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

界定应用型在职硕士培养目标的关键在于明确其定位,应用型在职硕士则应利用已发现的科学原理服务于社会实践,从事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是能够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所谓“高级”,是指应用型在职硕士并不是单纯的技能应用者,而是拥有对实践前沿的敏锐洞察力,能够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高端人才。“复合性”指此类在职硕士并不擅长于对知识的精深研究,而应关注于知识面的广度和宽度,特别是多学科的交义和融合。

二、入学形式

在职硕士入学形式由生源资格和招考制度两个维度组成。

1、报考资格

目前,我国学术型和应用型在职硕士的报考资格差别在于对前一学位或学习经历的结束时问的规定,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其合理之处,但由于过于宽泛对在职硕士对不同类别在职硕士学位的适应性辨识度不高。应该从以下儿方面对目前的政策进行修正:首先,要增加推荐环节的权重,严格规定推荐人数量和推荐信内容审查。攻读学术型在职硕士的推荐人应为在本领域拥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研究生导师,而攻读应用型在职硕士则应由在职硕士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届毕业生)或所在岗位的负责人(在职人员)承担推荐职责。其次,攻读学术型在职硕士的在职硕士需提供证明在职硕士学术能力的科研成果或科研经历证明,以确保在职硕士拥有对相关研究领域的知识储量。再次,取消除科学研究工作岗位外其他人员申请同等学力学术型学位的资格,对此类人员以专业学位教育形式培养。

2、选拔方式

在职硕士采用“三维度”和“两维度”考试制度对学术型和应用型在职硕士加以区分。“三维度”考试形式是“入学资格考试+专业知识考试+综合复试”,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对目前沿袭的初试环节进行合理拆分,“入学资格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以大学科的分类标准规划出不同领域对在职硕士基本学习能力和理论储备的要求,对在职硕士的科研潜力进行测量。在职硕士入学资格考试每半年举行一次,通过的在职硕士可以获得有效期为1-2年的“在职硕士入学资格考试合格证”,以此作为报考凭证申请学校白主举行的专业知识考试。之后的“专业知识考试”和“复试”则由招生单位根据本校的学科发展特色对在职硕士的学术水平进行测量,并适当增加“综合复试”成绩的权重。这种考试形式能够增加在职硕士入学考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应用型在职硕士的“两维度”考试形式减少了“三维度考试中的“专业知识考试”环节,与学术型在职硕士不同的“资格考试”着重于对专业学位在职硕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察。

3、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理论,在职硕士课程体系的建构模式可以分为学科式和模块式两种,学科式课程体系着重于对知识层次性和连贯性的建设,而模块式则更倾向于知识的广泛性和应用性。目前,我国在职硕士课程体系普遍按照学科式进行设置,很显然这一模式对于学术型在职硕士来说具备绝对的优势,但是却与应用型在职硕士的培养目标格格不入。对应用型在职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造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将全部的课程分为理论基础和专题实践两个阶段,在职硕士在理论基础课程修完后可进入专题实践学习阶段。专题模块的划分依据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前沿问题,每一模块有相应的学分值,在职硕士可以根据白己的工作需要选修不同的模块。模块式课程体系的优势在于其具有灵活性、实践性、前沿性的诸多特征,它不受学科发展的长线机制约束,模块的数量和结构都可以根据现实问题和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在职研究生推荐

在职研究生

有问必答专注在职读研,请在线提交您的问题。

在线提问
在职研究生报名

网上报名请认真填写各项内容,负责老师将会与您及时联系。

点击报名